笔趣阁

车臣小说>犁汉无错 > 第九百三十章 芦苇(第2页)

第九百三十章 芦苇(第2页)

在这一刻,他似乎听到了悠扬的芦笛声,那似乎是家乡小子们吹的。

孩童时,父亲总会在夏天带着他们到临海的庄园避暑气。

庄园就建在一片广袤到看不到头的滩涂边,那里长满了数不清的芦苇。

在盛夏中,翠绿的芦苇丛在海风中沙沙作响,他们这些江北的少男们赤脚奔跑在滩涂上,拾着退潮后留下的贝壳。

他们奔跑着,玩闹着,少年们的笑声总是那么的密。

只有累的时候,他们才会坐在一处处露出的礁石上,看着那海天一色的碧蓝。

这个时候,庄园里的徒隶们的孩子就会折下一片芦苇叶,用这小小的芦苇叶就吹奏出各种好听的小调。

陈登很佩服这些同龄人,也不知道什么原因,他总是吹不出来。

少年人的世界很简单,任何优秀都能赢得崇拜。

但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,陈登就再也没有回到家乡了,也再没有去看到那片满是芦苇的滩涂了。

他的生活充满了政治、英雄、豪杰、权力,那幼年的芦笛声也就再没听到了,甚至久到他已经遗忘了人生曾有过这样一段。

只是有一次,那会他已经成了徐州主,他带人去广陵考察盐政。

也不知道出于什么心理,他绕道去了那片滩涂,但那里已经没有了芦苇了。

甚至家族在这里的庄园也废弃了。

后来陈登听家里的老人们说,有一年海寇们从那片芦苇荡杀出,劫掠了庄园。

之后县里兵,驱逐了海寇,而为了防止下一次再出现这种情况,县里就将这片芦苇荡给烧了。

当时的陈登并没有多说什么,也没有去让人寻找幼年的玩伴们。

他们从来都不是一类人,只是命运让他们短暂的相遇。

只是在心中,陈登不免感慨:

“再也回不去的家乡。我应该往前看,去洛阳,去更大的地方,那里才是未来。”

但在生命的最后一刻,陈登的耳边却总萦绕着少时的芦笛声。

那个夏天的嬉闹再一次出现在眼前。

陈登的眼角湿润了,也许那就是家乡,那是我来的路,也是我该回的家。

此时,陈登举起手,似乎要抓住玩伴们的手,他忍不住呢喃道:

“家,家,家……”

幻觉中,陈登看到了玩伴们嬉笑地跑了过来,他们簇拥着同是幼童的他,一起跑向了那片芦苇荡。

碧蓝色的天空下,翠绿无边的芦苇荡,笑声一直没有停息。

还有那悠扬的芦笛声,一直吹,一直吹。

……

此刻,所有人都看到陈登的手垂了下来。

鲁肃直接站起来摸了一下陈登的脖子,然后泪水一个劲的流着,他努力压抑住耸动的双肩,然后对众人道:

“主公走了。”

话落,周泰等人嚎啕大哭。

此刻,孙坚的眼角也含泪了,他想到了同样死去的儿子孙权,但可惜太迟了。

在众人哭得差不多后,孙坚安慰众人:

“刚刚我听元龙一直在喊家,看来他的遗愿还是想葬在家乡。陈氏祖籍在淮浦,如今道路断绝,我等只有先打赢这场仗,才能送元龙的遗体回去。到时候,我亲自扶棺送元龙回去。”

鲁肃听懂了孙坚的暗示,带头对孙坚喊道:

“鲁肃拜见镇东将军。”

镇东将军是陈登最重要的一个头衔,如今自然是被孙坚继承的。

果然,孙坚听到这个话后,嘴角扬起。

随后一众大将们都向孙坚拜唱了,确定了上下之分,但只有周泰一人,似乎沉浸在悲痛中,不一声。

孙坚记在了心里。

人就是这样,他会记住第一个给自己鼓掌的,也会记住那些没鼓掌的。

只是孙坚什么都没有说,在劝勉一番后,就将扬州军的诸将们也喊到了大厅。

然后就开始布置出战的序列。

陈登的死,让孙坚毫不费力的得到了徐州,至此江东终于获得了北上中原的通道。

此刻,只要能渡过眼前的难关,孙坚的大业就真的有机会了。

只可惜,对于和泰山军的决战,孙坚也没有太大的信心,但到了如今,就算再难他也只能走下去了。

此刻合全军之力,己方依旧有七万大军,而泰山军一路南下,其间战事不断,战斗力和人员都在下降,只要自己好好打,不是没有机会的。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